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讲话 >> 正文

党委书记王成端对2017级新生寄语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8日     访问次数:

     

    学习青年习近平的优秀精神气质

    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2017年9月18日)

    党委书记  王成端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刚才,我向14位同学赠送了一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用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地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陕西梁家河七年插队的成长经历和青春奋斗历程,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心系百姓、敢于担当的时代青年楷模。

    1969年1月,15岁的习近平来到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梁家河插队。他顶着“黑帮子弟”的帽子,来到梁家河,是当时“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艰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看到身边的知青一个个相继离开梁家河,他从最初的迷惘和彷徨中走出来,选择了坚守,真诚地与乡亲们打成一片,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和挑战,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成为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两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吃苦耐劳的“好后生”。

    在15岁到22岁的7年黄金时光,青年习近平不被苦难所困,不为逆境所缠,不受家庭冤屈所扰,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坚持读书和思考,在低矮的窑洞里、昏暗的煤油灯下,研读毛泽东的《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基辛格的《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展望》、歌德的《浮士德》、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涉及马列经典、古今中外历史、古典诗词、军事政治等著作。正是这种“穷则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坚韧与勤学精神,使青年习近平在与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思想得到淬炼,意志得到磨炼,境界得到升华。

    同学们中大多数人出生在2000年左右吧,你们的年纪与当年插队时的青年习近平相仿!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际遇有别,尽管社会的整体环境有变,但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青年人都要面对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等问题。在你们步入大学的第一天,我希望你们从青年习近平身上汲取人生的营养,增强青春搏击的力量。

    希望你们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人生有缓流也有险滩,有喜悦也有哀伤,面对困难挫折,要敢于面对风吹雨打,体味酸甜苦辣,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锻造不避艰辛、不怕困难的品质。大文豪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唯拥有百折不挠之毅力,方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希望你们能在拼搏进取的奋斗中实现价值。“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唯有拼搏、奋斗的青春,才能托起无限宽广的梦想,激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青年习近平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我们无论身在何处何境,都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尊严与福祉扛在肩上,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希望你们能在勤学善思中升华境界。古今中外关于读书励志的故事和名言可谓恒河沙数、不一而足,青年习近平博览群书、孜孜不倦、敏于思考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们身处知识呈几何级数剧增的信息化时代,我希望同学们学会读书、善于读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始终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强烈愿望,把“纸上所得”与伟大的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在不倦的探索中敢下苦功夫,获得真本领。

    同学们,你们生长在伟大的时代,既是幸运的,又是幸福的。希望你们把握好每一天,努力使自己成为“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人才,传承人类文明,探索科学奥秘,诠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用勤奋和智慧书写绚丽的大学生活。待到数年之后,期盼你们自信地告诉我: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