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18年12月8日)
校长 刁永锋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改革开放四十载,乡村建设启新篇。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又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6—2020)》的关键之年。应时代之呼唤,由我校的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和学校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今天正式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对不辞劳苦前来参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美好的祝愿!
四川文理学院是省委省政府布局在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区域的一所本科院校,也是目前川东北地区广元、巴中、达州、广安四市的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脉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2006年独立升格为本科院校。经过几代人的长期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近1100亩,拥有南坝、莲湖两个校区,17个二级学院,130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生和近10个国家80余名留学生;有1100余名各类教职员工,其中高职称教师200多人,“双师双能型”近100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超过75%;有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已成为拥有50个本科专业和15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招生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和“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今年9月,学校召开党代会,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1234”总体部署,“到建校70周年时,全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近年来,为适应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服务地方能力,学校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委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培养“三心四能五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捷克等国的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200多家国内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合作共建;创建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巴文化研究院、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川东分中心、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等1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聚焦川陕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课题,为老区振兴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先后向市级以上政府提供决策咨询50余份,其中30余份获得省市相关领导肯定性批示。
川陕革命老区曾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过巨大贡献,但由于自然环境等因素,这一区域的大部分处于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域,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严重影响全面小康的进程。如何推动川陕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的问题。2016年,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7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这为川陕革命老区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美好的前景,当前,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战略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广大乡村正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四川文理学院作为川陕革命老区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之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在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之间起好联系和纽带的作用,团结、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全面推进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时代引领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前景,新的伟大征程呼唤关心、关注和支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专家学者作出新成就。希望大家以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契机,就会议的各个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有效交流,积极为川陕革命老区乡村的振兴发展建言献策。我们相信,通过本次研讨,各位专家学者一定能广结良缘,增进彼此的友谊;一定能各发高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定能善听善取,促成若干共识的形成,为今后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共同推动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若干理论问题和实践研究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和领域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达期间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