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共识、汇聚发展合力,践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办学理念,构建学生与校领导直接对话的常态化机制,充分激发学生发展内生动力,2月28日,学校以“人工智能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主题在东区B206教室召开双月“学生·校长”座谈会。校长侯忠明出席并主持座谈会,副校长程碧英、苟兴龙、熊兴中、陈光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代表、院长代表、党委副书记代表、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座谈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围绕在AI背景下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学风建设、优化后勤保障、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以及提升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积极抛出问题、分享见解。同学们认为,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AI技术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支持,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此外,同学们还建议学校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后勤保障方面,希望学校能持续优化校园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在教育教学上,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校管理,同学们则希望学校能更加民主、透明,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各职能部门也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和回应,并表示会后将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逐条梳理和整改落实。

校长侯忠明对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建言献策的热情表示高度赞赏,并对相关工作提出要求:一是真诚回应学生关切,真正做到“三到位”,真实问题解决落实到位、困惑问题思想教育到位、其余问题帮扶帮助到位。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教师应率先垂范,学校则需强化师资培训,深化课堂改革,提升辅导员的日常管理效能及职能部门的服务学生能力,力求实现教学相长、以教促学、以学促教的良性循环。三是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其核心在于激发同学们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要求每位学子都应具备明确的人生规划与目标导向,学校倡导同学们考研或考公,虽非唯一之选,却可作为自我审视与目标梳理的一个契机,以此作为驱动自我成长与超越的不竭动力。四是完善支持保障体系,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需求,持续提供坚实的知识支撑与服务保障,这一进程永无止境,学校应致力于提供更加卓越的服务,营造温馨如家的校园氛围,让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间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期望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能够进一步拉近彼此距离,激励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共同推动四川文理学院人文特色的彰显与整体发展的飞跃。
副校长程碧英、苟兴龙、熊兴中、陈光平分别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程碧英副校长期望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勤勉不辍,深耕知识,勇于创新思维,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积累深厚学识,培养前瞻视野与解决问题能力,为未来征途打下坚实基础。苟兴龙副校长鼓励同学们勇于锤炼本领,面对AI不恐慌,努力成为赋能者,秉持深远、务实、持久态度,深化认知,夯实基础,以期在智能浪潮中乘风破浪。熊兴中副校长则从专业领域出发,强调AI发展不仅技术革新,更深刻影响人类生活、工作与思维方式,鼓励同学们将对AI的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勇于创新担当。陈光平副校长表示将亲自督促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针对同学们反馈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每位同学合理需求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全心全意服务大家。

双月“学生·校长”座谈会作为学校的品牌工作,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切实为学生与学校管理层之间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和谐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双方的沟通和理解。学校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持续改进和优化,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